时间: 2024-02-09 23:19:13 | 作者: 氢氧化铝
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问题困扰了高压电缆界近二十年,对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的成因机理到目前为止认知的引起烧蚀的原因有:
1.半导电缓冲阻水带材料考核要求的缺失:由于电力电缆内部材料之间有相容性的特点,缺少半导电缓冲阻水层原材料针对这方面的考核要求;
2.产品规定要求不清晰:高压电缆产品质量标准中半导电缓冲层的作用描述不够清晰,导致在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等方面考虑不够仔细,容易形成电缆径向电流的集中,局部缓冲层发热引发烧蚀或加速白色粉末的形成;
3.半导电缓冲阻水层吸湿性强认识不足:原材料制造、包装、运输、原材料使用的过程和安装等环节中没有充分认识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吸潮强的特点,缓冲带吸潮是加速白色粉末形成的主要原因。
高压电缆用半导电阻水带中含有阻水粉,其制备方法是将一定配比量的单体CM和交联剂加入到丙烯酸钠中溶解,即生成聚丙烯酸,通过加入氢氧化钠调节反应液pH至6~9,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得到的聚合溶液和配比量的引发剂的水溶液,加入到不锈钢聚合器中,搅拌混合加热升温至80℃,聚合得到的蜂窝发泡树脂,以剪切机切碎于80℃下烘干、过100目筛得到白色粉末状的聚丙烯酸钠。所以阻水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低交联型聚丙烯酸钠盐,它能吸收比自身重几百或上千倍的去离子水,吸水后即成凝胶状,即使加压也很难挤出水来,有极强的吸水性能。
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吸潮后在与铝护套接触的地方容易形成白色粉末,故障案例如下:
高压电缆半导电阻水带上的阻水粉吸水后,阻水粉会形成游离的OH-离子,在铝护套的波谷内侧与缓冲层接触,铝是两性金属,即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因此铝护套与缓冲层接触处的OH-会与铝反应,如果有电场作用下,OH-会更易汇集到铝套与缓冲带接触的位置,铝与碱(OH-)发生反应:
生成白色晶体,Al3O3此种情况下铝护套中铝元素就转移到缓冲层上形成白色粉末。
另外在有电场作用下,也有一定的可能发生电化学腐蚀,电化学反应通常在直流电情况下较易产生,但在交流电情况下也能发生电解。
AL2O3、Na2CO3、NaHCO3,这三种物质晶体的电阻显绝缘特性,不利于泄漏电缆的传导,甚至有可能产生热量,引起温升导致电缆的击穿。
为了防止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吸潮,应考虑所有的环节的防潮措施,才可能正真的保证投运以后的高压电缆缓冲层是“干燥的”。
1)阻水缓冲带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注意阻水粉的吸潮问题,应规定防吸潮的工艺流程;
2)阻水缓冲带的包装应考虑防吸潮的措施,最好采用真空包装措施,以便电缆生产企业在使用的过程中,用肉眼就能识别防潮措施是否有效;
现在绝大数高压电缆制造企业往往半导电缓冲阻水层绕包结束后,放置在车间里数小时甚至数天,再进行下道工序,这样做就表明原材料供应商防潮措施都是徒劳的,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的高压电缆制造企业要注意,湿度大缓冲组水层吸潮的几率更大,高压电缆故障调查也验证了这种情况。
因此研究和改进高压电缆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减少半导电缓冲阻水层不吸收潮气或少吸收潮气的生产的基本工艺是当务之急,我国幅员辽阔,高压电缆制造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每个地区的湿度状况不一样,同一个地区在不同的季节其湿度状况也不一样,因此每个电缆制造企业应研究你所在地区半导电缓冲阻水带打开包装后暴露在空气中允许的时间,作为生产的基本工艺的严格要求去执行。
为了确保缓冲阻水层在绕包过程中不吸潮,建议开展以下二种可能的工艺或装备的改进工作:
第一种:在缓冲阻水层绕包结束后立刻缠绕类似于保鲜膜类的薄膜层,隔绝缓冲阻水层与空气的接触,当进行下道工序时再退除隔绝薄膜;
第二种:金属层制作(金属氩弧焊或连续挤出)设备的改造,把缓冲层绕包工序与金属层制作工序同步,绕完缓冲层后立刻进行金属层制作工序,这样保证缓冲层绕包结束后就被金属层包裹,隔绝与空气的接触。
控制缓冲层绕包过程中潮气吸入很重要,只有企业注重产品质量,才会考虑和注重此工艺的实施。 另外,建议制造企业注意电缆端头的密封问题,如果长期存放在车间的半成品也应考虑端头的密封问题,而不是出厂的时候在密封。
现在高压电缆现场安装的环境条件越来越不重视,也是高压电缆端部潮气吸入的途径之一。电缆附件安装时,电缆分断与端部密封工作要同步,特别是南方地区,空气中水分含量比较大时更应注意。
总之,阻水型半导电缓冲带是极易吸潮的材料,从原材料生产到电缆敷设安装结束的所有的环节都要考虑防潮问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