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规上工业公司利润降18%下半年有哪些机会?

发布时间: 2025-08-19 07:21:22 |   作者: 新闻中心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4365.0亿元,同比下降1.8%!

  要看专业全景分析的来这里!在普通人的视角下,1月可以怪假期因素和2024年拜登美元虹吸周期的影响,2月份-3月份数据还不错,经济结构转型加速进行,4-6月PPI出了些问题,但都怪特朗普,CPI则在消费补贴的杠杆托举下,稳中有进。

  但这里面,其实归根到底是三个问题,一是外部的不确定因素,主要就是说特朗和地缘冲突;二是国内各行业的“内卷问题”,已经导致社会供需结构性失衡,资源大量头部集中,物价受到较大影响;三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税制等市场化改革落后于预期,导致财政和货币长期逆周期调控!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提高速度放缓至 2.5%,叠加美国对华加征一定的关税的 “抢出口” 效应消退,外部需求支撑减弱。1-6 月出口增速虽达 7.2%,但劳动密集型产品订单向东南亚转移趋势明显,拖累传统制造业利润。

  国内需求方面,消费意愿指数同比下降,民间投资同比减少 0.6%,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导致钢铁、建材等上业利润承压,尤其是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传统行业,整体利润下降 50.6%,并深陷内卷危机,这证明了当下社会面存在需求端结构性疲软问题。

  其次,我国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行加剧利润挤压,1-6 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 2.8%,但原材料价格降幅相对有限,如氧化铝完全成本仍维持在 3100 元 / 吨左右,导致制造业毛利率收窄。

  以钢铁行业为例,尽管鞍钢、太钢等企业通过产能优化实现减亏,但全行业仍面临 “量增价跌” 困境,本钢板材、杭钢股份等企业上半年亏损扩大,而国际大宗金属市场,以美元计价后不断上涨,倒逼我国人民币升值,更加剧了产品出口毛利润下降的问题,这就形成了社会面的价格传导机制不畅问题!

  接着,大量互为上下游的行业,比如采矿业与制造业呈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情况,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 29%,其中煤炭、石油开采业分别下降 50.6% 和 10.4%,而制造业利润逆势增长 5.4%。装备制造业成为核心支撑,1-6 月利润增长 7.2%,飞机制造、船舶制造等 “三航” 产业利润分别增长 120.7% 和 85%,智能消费设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动能领域表现亮眼。

  但是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化学原料业利润分别下降 1.8% 和 4.7%,拖累整体利润水准,这证明我国当下新兴起的产业增长迅速,业绩亮眼,叠加国家财政专项债和补贴支持,普遍实现盈利增长,但其规模依然无法替代传统行业,因而不断加剧行业分化的结构性矛盾!

  最后,尽管 2025 年实施了降准 0.5 个百分点、LPR 下调 10 个基点等宽松政策,社会融资成本下降约 45 个基点,但由于我国的货币增量一定要通过银行的货币乘数,形成信用扩张下的“财政-银行-生产-居民-消费-生产-财政”传导路径,这导致政策传导至企业盈利端仍需大量时间。

  1-6 月,中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 4.1 天,显示效率尚未显著改善,部分企业现金流压力依然较大,而在国补过程中,也反映出类似的问题,不分商家和厂家出现了“垫资难”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我国庞大的M2在向下传导过程中出现了“滴漏效应”(上面水大、下面水小、中间传统管道窄),或在市场端出现了“财政扩张、货币紧缩”的问题。

  (1)我国的服务业占GDP比值已超越55%,因此经济复苏的关键是内需修复的持续性,而其中消费提振政策的落地效果是核心变量。

  从数据看,今年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已带动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增长 10.6% 和 7.1%,若下半年以旧换新政策扩围至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望进一步激活制造业需求。此外,房地产市场 “软着陆” 进程,也至关重要,若销售面积跌幅收窄至 5% 以内,将直接利好钢铁、家电等关联行业。

  不过,这些托举都需要大量的赤字支撑,且财政会促进主导市场选择,长期托举,也恐扭曲价格机制,形成生产性浪费!

  (2)其次,就是2025年Q3,关税战全面落地后,全球产业链重构反机遇能否为我国的生产端提供持续的增量!

  当下,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竞争力持续提升,上半年 “新三样” 产品出口增长 12.7%,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智能车载设备等细致划分领域利润增速超 100%。

  若美国对华加征 20% 关税的实际影响控制在出口下降 2%-2.5% 的范围内,叠加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需求量开始上涨,出口结构升级有望对冲传统市场收缩压力。

  (3)接着要看成本端压力缓解的空间,由于我国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主要靠进口,价格波动是重要变量。下半年,若煤炭、原油、铝土价格持续维持低位,制造业成本压力将边际改善(CPI又可能有影响)。同时,伴随技术进步和反内卷措施的进一步落地,行业有望迎来一定的盈利能力边际改善机遇!

  (4)最后则是政策工具箱的加码预期,2025年下半年财政政策或进一步发力,预计新增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超 2 万亿元,重点支持新基建、绿色能源等领域。货币政策存在降准 50 个基点、MLF 利率下调 10 个基点的操作空间,若社融增速回升至 9% 以上,企业融资环境将显著改善。而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可能缓解建筑钢材、玻璃等行业的仓库存储上的压力,并在上半年土地政策托举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善房地产行业运营情况。

  下半年,我们仍旧是要着重关注盈利预期确定的高端制造与新动能领域,其中装备制造业中的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等细分行业,受益于国家战略需求释放,上半年利润增速超 50%。

  建议关注飞机制造(如国产大飞机产业链)、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密度提升至 392 台 / 万人)等赛道的技术突破。

  其次,就是关注“供给侧改革2.0”预期下的绿色转型与循环经济,上半年,受利好于国家财政扶持,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绿色产业利润增长显著,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 72.8%。下半年,随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全方面实施,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低碳技术改造需求将催生新的利润增长点,如氢能炼钢试点项目已在宝武集团落地。

  接着,就是“两新” 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直接拉动的领域需要我们来关注,尤其是Q3季度!从数据看,6 月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利润分别增长 160% 和 97.2%,显示政策刺激效果立竿见影,预计下半年政策支持将向医疗设施、工业母机等高端领域延伸。

  不过,在选择具体的股票类投资标的时,千万要关注行业的库存周期变化,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6 月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 3.5%,部分行业库存周转天数处于历史高位。需警惕需求没有到达预期引发的被动补库存风险,特别是汽车、家电等耐用品领域。

  而在投资传统行业的周期修复时,我建议关注对期货对冲原材料价格上半年操作的比较好的企业,同时,关注对内生产和管理成本有序优化,内部管理效率有明显优势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