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石油化学工业_投资促进

时间: 2024-12-06 00:56:29 |   作者: 产品中心

  聚乳酸是以乳酸或乳酸的二聚体丙交酯为单体,通过聚合的方式得到的高分子聚酯型材料,属于一种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生物基和可降解的特点。目前聚乳酸是全世界内产业化最成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乳酸产业的上游为各类基本原料如玉米、甘蔗、甜菜等,中游是聚乳酸的制备,下游主要是聚乳酸的应用,包括环保餐具、环保包装等。

  该项目计划在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建设聚乳酸加工车间,充分的利用吉林省珲春市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玉米、煤炭、硫酸、江河水、人工、海运等综合资源优势,大大降低聚乳酸生产制造成本,确立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

  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基材料,大范围的应用于服装制造、建筑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目前,作为环境友好型生物基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的应用前景较好,全球产能不断的提高。2022年度全球可生物降解塑料的产能为221.7万吨,其中聚乳酸产能为89.12万吨。

  作为一种新型可降解的环保型材料,聚乳酸的特点为绿色环保、安全无毒,应用前景广阔。据ReportLinker的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聚乳酸市场规模已达7.9亿美元,基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市场在2022-2026年期间将保持7.5%的年均复合增速增长,至2026年,全球聚乳酸(PLA)市场规模将达11亿美元。

  目前,我国聚乳酸行业大部分生产厂商仍主要使用玉米作为生产原材料来加工。随着国内聚乳酸产能建设增加,聚乳酸生产所需玉米数量一直上升。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2022年来,我国玉米培养种植面积增加,玉米总生产量保持增长,且国内70%以上的玉米都被用于饲料需求和其他用作工业用途,仅有极少部分走上餐桌作为口粮,玉米生产情况能够完全满足聚乳酸行业生产消耗需求。同时,截至2022年末统计数据,我国聚乳酸生产玉米消耗量在80万吨左右,相比较于国内玉米生产总量27720万吨,聚乳酸生产所需玉米消耗量远达不到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程度,“与民争粮”问题目前并不存在于聚乳酸产业。

  作为一种生物基可完全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能够将原料端纳入资源再生及循环体系,具有石油基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聚乳酸在国内市场消费量持续不断的增加,2021国内消费量为48,071.9吨,同比增加40%。

  进出口情况,2022全年中国聚乳酸进口量19563吨,同比下降22.7%;出口量7980吨,同比上升28.7%。2023年1-3月,中国聚乳酸进口量5124吨,同比上升0.49%;出口量2109吨,同比下降29.8%。2023年1-5月,中国聚乳酸进口10620.8吨;出口3189.8吨。

  从国内在建产能来看,PLA产能行业集中度高,竞争格局较好,预计当国内企业陆续打通技术难点丙交酯的产业链后,PLA新增投产有望进一步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良好。

  从实际的需求端看,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限塑、禁塑法规加持下,全球可降解塑料实际需求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聚乳酸市场空间达到年需求近120万吨,成为一个百亿级别的细分市场。

  在下游应用方面,聚乳酸凭借其特有的生物相容性及可生物降解性,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目前已大范围的应用于食品接触级的包装及餐具、膜袋类包装品等产品和领域。如用聚乳酸制成的农用地膜,在农作物收获后能自行完全降解消失,既不会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和肥力,也可以免去回收地膜所需的额外劳动力和作业费用,是我国未来地膜发展的大趋势。2022年中国农用薄膜行业完成累计产量较上年增长4.1%至83.1万吨,一旦可降解地膜能够普及,聚乳酸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近年来年我国外卖餐饮市场规模快速的提升,2022年外卖市场规模已达到了1.1万亿元。而外卖需要消耗大量的塑料制品包括塑料餐盒、塑料碗、塑料汤勺、塑料吸管等。加之国家出台的《关于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到了对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有序禁止、限制,对替代产品做积极推广。可以预计外卖使用的塑料制品将会逐渐替换为可降解塑料制品,从而聚乳酸需求将持续提升。

  聚乳酸制备可分为“一步法”与“两步法”。采用“两步法”(也称间接法)工艺生产聚乳酸,第一步是将乳酸进行脱水酯化,制得乳酸低聚物,再将乳酸低聚物环化制得丙交酯,并对丙交酯进行提纯得到高纯度丙交酯;第二步是将丙交酯进行开环聚合,即可得到纯聚乳酸。采用“一步法”(也称直接法)工艺制造聚乳酸,是将乳酸直接脱水聚合制得纯聚乳酸。由于采用“一步法”工艺生产制成的聚乳酸分子量较低,不能够满足下游产品对聚乳酸材料机械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的需求,并且无法有效抑制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可逆反应,产品的收率较低,绝大部分聚乳酸企业均采用“两步法”工艺进行工业化生产。

  政策方面,2020年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出台了《关于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2020年底、2022年底和2025年为三大关键时间节点,对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及快递塑料包装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有序禁止、限制,对替代产品做积极推广。此项规定的出台,明确了“限塑禁塑”的具体时间表,对聚乳酸制品在国内的应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而此外《关于快速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农用薄膜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本)》、《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分类(2018)》等政策的出台,也给聚乳酸带来市场需求。这主要是由于上述政策对农用地膜生产流通行为和规模进行了严格的约束,对传统不可降解农膜的回收利用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鼓励企业研发生产推广生物降解农膜等绿色制品。

  在国家的高度关注和务实推动下,目前珲春市享受国家赋予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兴边富民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首批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沿边城市、长吉图先导区建设、支持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等九大优惠政策,被中外客商冠以“政策洼地”的美誉。

  珲春市是国家首批四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拥有4个国家级铁路和公路口岸,是中国通过陆海联运从水路到韩国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经北极航线到达欧美的最近点。

  聚乳酸以玉米、秸秆等农作物为原材料进行生产,而玉米是吉林省的优势作物。吉林省处于世界黄金玉米带,玉米种植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吉林鲜食玉米品牌逐渐壮大,从卖玉米原粮到深加工产品,为吉林省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围绕吉林鲜食玉米品牌建设,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擦亮了“吉林鲜食玉米”这一“黄金名片”。通过品牌建设,促进了吉林鲜食玉米产业提质增效,吉林鲜食玉米产业全省规模以上企业104户,2021年加工鲜食玉米10.4亿穗,实现产值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11%。

  项目达产后,年出售的收益250,000万元,利润42,400万元,投资回收期7.2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1.2%。

  本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提高聚乳酸材料制品产能,并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区域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就业等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将带动当地部分上下游原辅材料加工、运输企业的发展,企业间产品互相配套,发挥集团优势,必定能提高项目产品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力,加强当地的市场竞争结构,提高当地的经济影响力。可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工资及各种福利待遇的发放,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减少失业率,有利于当地的就业和收入分配的改善。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范围约90平方公里,包括国际产业合作区、边境贸易合作区等功能区,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设计和城乡规划组织建设并依法定程序报批。其功能定位为:立足珲春市、依托长吉图、面向东北亚、服务大东北,建设我国面向东北亚合作与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发展成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桥头堡。作为东北亚地区商贸物流中心,珲春示范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充分的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逐步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促进生产要素有效流动和聚集,培育发展边境区域性出口加工和先进制造业,着力做大做强境外资源开发、生产服务、国际物流采购、跨国旅游等产业,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商贸物流中心。